历史

(报复)(长恨歌)(2 / 2)

这一段视频,截取的是舞台剧上的场景。在视频中女人高高的飞在天上,她的衣袖被在地上跑的男人拉着,两人都没有松手,但衣袖最后还是断了。

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为之惋惜,感慨他们的爱情。

有一些生在唐朝后期的人,他们也看过长恨歌,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会感慨。不愧是白乐天的诗,描写细致,感情充沛。

可是当视频中的女子说出那些话时,让看了很长时间天幕的百姓。突然发现这幅场景下隐藏的悲剧。

[她只有爱吃荔枝,她才能活,到头来只有她真真正正的丈夫记得她最爱吃石榴。]

[到底是谁才会觉得一个青葱少女会喜欢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啊?]

[我很庆幸生在这个时代,当我听到牛郎织女,唐玄宗杨贵妃,薛平贵王宝钏,徐志摩时,听到的不再是一味地赞扬他们的爱情故事,而是被历史隐藏的真实,虽然有点不恰当,但我觉得清醒的痛苦好于愚昧的快乐。]

[杨玉环并不喜欢吃你所谓的一骑红尘妃子笑,而是李隆基想吃。而且最后寿王派人送到杨玉环坟前的是石榴不是荔枝。是李隆基拆散了人家相爱的小两口,抢了自己的儿媳,也是他让杨玉环背锅,死在了马嵬坡,还在那装作一副深情的样子,真是令人作呕。

[帝王终日沉迷于美色,不问朝政,百姓民不聊生,是她能阻挡的吗?她明明什么都没有做,最后却被世人安上了一个妖女的名号。]

[《长恨歌本来就是讽刺呀,到底是谁理解了?]

[《长恨歌的中心思想是批评唐玄宗重色误国导致安史之乱,同时又同情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,歌颂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。

全诗的艺术性较高。其一是对原有史料的选择和运用。唐玄宗既是悲剧的制造者,又是悲剧的承受者。诗人在写他们的罪恶一面时,注意点到为止,尽量不太损伤他们的形象,从而保证了悲剧故事前后的和谐统一。

其二是故事中浪漫色彩的加入。爱情可以使生者死,可以使死者生,这样的力量在此之前还没有人描写过。

其三是有关人物形象、人物心理活动的精彩描写。

其四是对离别之苦、相思之情的正面描绘,它不仅占的篇幅大,而且角度多、变化多。

其五是语言的精美,既生动、形象、凝练,又婉转、流利、韵律性强,使人传诵不绝。

你自己看看关于长恨歌的资料,白居易虽然讽刺了唐玄宗,但到底是唐朝的诗人,受限于时代的限制,只是点到为止。虽然他写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多么多么美好,但是在我的眼中,这就是一出糟老头爱上貌美儿媳的可笑戏剧。

我承认白居易写的很美好,但是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历史,你就会知道他们两个人之间哪有什么狗屁的爱情?

这样的事情还被拿出来吹嘘,真是令人作呕。不过白居易的诗写的还是很好的,而且白居易是悼念自己的爱情才写的这首诗,结果后人一直以为他在赞扬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。拜托,不要给人家抹黑了好吗,虽然我还是觉得这个题材选的不太好→_→]

在杨玉环死后,李隆基就一直深陷在悲伤之中。可在看到天幕上对他们之间爱情的评价时瞬间暴怒。

他一下子将桌子上的东西全都扫落在地。昔日英明神武的姿态一去不复返,只留下这个年老苍白,体弱多病的老人。

他大口的喘着粗气,他是如此的不甘心。不甘心自己皇帝的权威被侵犯,不甘心后人的鄙夷。

在逃离长安之时,他就一直惶惶不安,天幕的事情就像一个引雷。将他的情绪彻底引爆,他就像是一个疯子在那恼怒,觉得自己没有,是后世之人的偏见,是他的儿子在给他的抹黑。

李世民一看,好不容易刷到一个唐朝的视频。结果这还不如不刷到呢,这是什么东西?

皇帝强抢自己的儿媳,被诗人写进诗中后世传诵。这是什么好事吗?皇家的脸都被丢光了。

他一口气上不来,捶着龙椅,大声怒呵:“家门不幸啊”。

一旁的群臣赶紧上来劝解,就连他一旁的长孙皇后都连忙轻声拍着李世民的背,温和的宽慰他。

“陛下此时不宜大怒,快传太医。”

贞观群臣一阵手忙脚乱,这才让李隆基的心气平了下来。

魏征刚要劝诫,一旁的房玄龄就赶紧示意他闭嘴。此时皇上正在气头上,你上去凑什么热闹?

魏征心里也明白,此时不是好时候,只好稳住心神。想着这唐玄宗到底是哪一代的皇帝?

李世民缓过神来就说:“将这件事情刻在我李氏宗庙前,以此来劝诫后人,我希望此等荒唐之事不要再发生。”他是看着李承乾说的,毕竟按照嫡长子继承制,那么唐玄宗就一定是李承乾的后代。

魏王李泰低眉垂首,却在心中暗暗生出不满。同是阿爷的儿子,他明明也不比李承乾差什么,为什么阿爷却一直认定李承乾呢?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最新小说: 快穿之美强惨洗白指导手册 给寡嫂让位?笑死,她才是京圈顶级白月光 谁说回头草不香,腹黑大佬他超爱! 重生破案: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开局一座茅草屋,我靠双倍复制当领主 千金不换:寡妇带娃王爷求二嫁 独宠,成婚后权势滔天墨总夜夜撩 少年特工王 小秘书撩错人,叔侄俩竞争上岗 盗墓:无灾无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