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明末有钱人 > 第三五六节 科学精神

第三五六节 科学精神(2 / 2)

要是寻常皇帝,听到臣子这么说,便不再往下追究了。毕竟姬庆文已说得有凭有据,只要将那两本书取来一看,就知道是不是在欺君瞒上,像这样一下子就能揭穿的谎话,这些能当到位极人臣的人精们,是不会随便乱扯的。</p>

可崇祯皇帝朱由检可不是寻常皇帝。</p>

本着一颗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,崇祯皇帝招来一旁伺候的太监道:“你,这就去徐光启的府上,就说是徐阁老要取昨天晚上的两本书,要拿来献给朕,让他们管家去取。别的话一句不要乱说。朕给你一刻钟时间,去将这两本书拿过来,超过时间你便提头来见!”</p>

那太监听了一惊,赶紧磕了个头,连滚带爬便跑了出去。</p>

姬庆文没想到崇祯皇帝这么较真,只能言不由衷地夸奖道:“皇上,这世上最怕‘认真’两个字。皇上办事这样‘认真’,给我们臣子做出了榜样。要是朝廷百官人人都像皇上这么认真,何愁朝政没有起色?何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?”</p>

徐光启心里踏实,便也附和道:“姬大人说出了老臣想要说的话。皇上这样认真,别的不说,至少天下冤案能少了一大半,这也是社稷之福啊!”</p>

周延儒在这件事上是站在姬庆文一边的,听姬庆文和徐光启说得胸有成竹,他自己心里也颇有了几分底气,微笑着侍立不语。</p>

倒是温体仁不淡定起来,一颗心“噗通噗通”地乱跳,就好像被人在胸膛里塞上了一只不安分的青蛙。</p>

为了排遣这样的忐忑心情,温体仁拿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派头来,开始同崇祯皇帝议论起国家大事来。</p>

姬庆文在江南一隅,许久没有在朝廷中枢活动了,难得有这样的机会,便也竖起耳朵仔细地听。</p>

原来自去年年底赶走满洲皇太极之后,朝廷用度变得更大,朝政越发难以支持。</p>

首先是京师周边遭遇满洲鞑子践踏蹂躏之后,需要大量银两恢复原来的桥梁、道路、庄田,这么大的投资,仅靠乡里缙绅捐献是不够的,朝廷也需要大量拨款,支援地方建设。</p>

其次是孙承宗这边,需要恢复关宁防线并要同时加强喜峰口一线的防务。这一部分需要大笔银子的供应,虽然有姬庆文的苏州织造衙门每年输送八十万两白银进京,却也只能解决一半的预算投入,朝廷在这部分,每年仍需投入白银八十万两以上。</p>

以上可以算是**。</p>

大明朝的天灾也是不少。</p>

现在已是九月份了,陕西、山西那边的旱灾没有半点好转,眼看今年秋天西北就将颗粒无收,黄河以北其他地方的收成也不好。淮河流域则逢大涝,眼看已经成熟只待收割的水稻,被大水冲了个一干二净。因此大明朝上下,只有四川、江南的年景还可以,必须从这两处征调粮草来赈灾。</p>

而运输也是需要成本的,从南方调集的粮食要送到北方去,又是一大笔投资。而且在征粮的过程中,也是极有学问——要是征得少了,就没法有效赈济灾民;要是征得多了,就会会让富庶地方的百姓活不下去,官逼民反,破坏了这些地方的生产,反而得不偿失。</p>

摆在崇祯皇帝面前的,是何等样的一道难题。</p>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最新小说: 女帝太霸道,状元不当也罢 我本忠臣,你们却让我谋反当王? 重生朱由检,再造大明巅峰 大唐考勤王:打卡变强,陛下别耽误我干饭! 报告!嫡女诈尸,侯府请全员准备 穷养民间十五年,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 她被活活逼死后,全家悔不当初 大秦帝师:狱中讲课,始皇跪求我治国 我真没有画你的春宫 小姐,姑爷他又要造反啦!